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原则
发布时间:2015/6/9 13:57:31 作者:admin 浏览量:1100次
一、稻瘟病发病原因
一是高温高湿易发生稻瘟病。气候因素中对水稻稻瘟病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。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,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、萌发和侵入,两者相互关联。当气温在20-30℃,田间湿度在90%以上,稻株体表水膜保持6-10小时的情况下,孢子最易萌发侵入,发生稻瘟病。
二是粗放管理,栽培技术不当造成稻瘟病发生。插秧时期偏晚、氮肥施用过大过迟、植株贪青徒长、不合理灌溉、冷水灌溉、插秧密度过大、植株生长过旺,都易造成病害的发生。特别是今年,由于去年秋涝,收割困难,造成车辙较多,整地不平,低洼地块发病机率增大。另外,去年秸秆和本田及四周杂草清理不彻底,如条件适宜,会造成稻瘟病病菌大量萌发、繁殖、蔓延和侵染。
三是技术标准不高,操作不当易造成稻瘟病发生。种植户在防病时,没有抓住最佳防病期,甚至部分种植户在发现水稻发病时,再进行防病,错过了预控及防治的时机。部分种植户选择压杆式喷雾器,压杆式喷雾器压力小,雾化程度不好,防效差。在选择弥雾机防病时,也存在喷液量不足,往复结合不好的现象,在配药时,没有配制母液及混拌搅匀,并且水量少,影响了防治效果。
二、稻瘟病防治原则
一是坚持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;二是叶瘟、穗颈瘟、粒瘟枝梗瘟三遍防治作为常规措施,无论发生与否必须防治;三是叶瘟、穗颈瘟、粒瘟枝梗瘟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配方;四是根据水稻生育进程,最佳时期进行防治稻瘟病;五是作业方式以地面弥雾机为主、航化作业为辅;六是叶瘟防治以单剂为主,穗颈瘟防治采用复合配方,兼防其它病害;七是化学制剂加生物制剂协同防治穗颈瘟;八是最佳时期、最佳配方、最佳方式防治,防病时期不脱节,不留死角。
上一篇: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危害和防控措施
下一篇:稻草菌墙种植蘑菇技术

